未來或有2.7億人無家可歸?國際報告顯示 中國近乎一半城市在下沉

未來或有2.7億人無家可歸?國際報告顯示 中國近乎一半城市在下沉


不同於20世紀中國人口穩步增長,現如今,我國的人口數量已經在“14億大關”停滯許久。

爲了繼續拔高我國的人口增長趨勢,國家相關部門已經頒佈了“三胎”、“獎金”等諸如此類的很多大動作……

國家之計爲之深遠,當然無可厚非。但其實,年輕人們只想說,現有的社會矛盾、當下的人口生存情況等等,才應該是重中之重該考慮的啊!

事實上,即便現在的房價已經有下降的趨勢,即便現在仍舊有許多房子空置着無人居住,但是,住着擁擠潮溼出租房的,住着老破小的羣體還是很多——我們的貧富差距似乎永恆存在,國家資源似乎永遠分配不均。

不過比起“住的好”的問題,“沒地兒住”成爲了人們更加關心的棘手之事;

有研究數據顯示,未來或有2.7億人無家可歸,而我們中國,有近乎一半的城市在下沉……何解?

在閱讀此文之前,麻煩您點擊一下“關注”,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,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,感謝您的支持!

2.7億人無家可歸

根據著名的國際學術期刊《Science》的研究顯示,中國已經有許多大中型城市的地面出現了下沉的情況:

有的年下沉速度已經超過了3毫米,有的甚至超過了10毫米,如果繼續這樣的趨勢下去,不樂觀的估計,可能未來會有城市下沉到海平面以下;

而這種影響不僅僅出現在沿海城市,有一些中部城市也出現了下降情況。

這並不是一箇好兆頭,因爲如果城市下沉,將會有土地面臨“消失”的困境,畢竟中國現在有超過9億的城市人口,哪怕下沉的土地只有一小部分,也足夠對國人生活的環境和情況造成極大的威脅。

據數據顯示,當前下沉的地面已經給中國造成了每年超過75億人民幣的損失

不過,比起經濟損失,更重要更難以解決的,則是洪水等的自然災害。如果洪水一旦來臨,海平面上升,我們還有抵禦風險的能力嗎?

想象一下,地面下沉,海平面上升,住在底層的羣衆連自己的家都無法自保,而洪水一旦來臨,一箇大浪就可能會讓住在高層的羣衆盡數被淹沒……

而事實上,並不是只有中國的城市在下沉,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和城市或多或少的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,從拉美洲到非洲,再到歐洲,都有這一情況出現。

有紐約的記者在相關報道中配上了這樣一張示意圖:在未來地面下沉的時代,紐約的自由女神像,已經慢慢被海水淹沒,風光不再。

除此之外,全球氣溫升高也在威脅着人們的生存環境。據悉,當前全球氣溫上升的速度和幅度都已經遠遠的超過了我們的預期,開始往不可預見的方向發展。

如果情況可控的話,到這個世紀末,全球氣溫將繼續上升三攝氏度;

要知道在現在炎熱的夏天,氣溫都已經飆升到了四十度左右了,如果再提升三度,人們將面臨着更加嚴峻的生存環境,就連上海的“東方明珠”都有可能會面臨巨大的洪災隱患。

那麼,面臨着下沉的巨大危險,我們該如何面對,地面下沉的原因又是什麼呢?

城市爲何會下沉?

其實,陸地的下沉和自然的變化也有一定的關係。

世界版塊經歷過千萬年的變化,早就已經有過從陸地變成海洋,從海洋變成陸地的先例。

不過,近幾百年陸地下沉的速度和幅度變快,也是和人類的行爲離不開關係。

隨着科技和工業的快速發展,地下水、石油和天然氣等資源已經被過度開發,不堪重負了。

城市人口的激增,致使資源不斷開發,也讓陸地下沉的速度越來越快,毫不誇張的說,如今會出現這種下沉的情況,有一大半的原因,要歸於我們人類自身。

或許,這是大自然對我們破壞的一種“回擊”,而人類在自然面前必定是渺小的,就像我們無法掌握自己未知的未來一樣,我們也同樣無法保證,自然災害來臨時,人類可以獨善其身。

那麼,面對這樣下沉的趨勢,人類又能做些什麼來挽回這個結局,來保證自己的安全呢?

據悉,雖然現在地下水的開採導致地面下沉,已經成爲了一種對自然不可逆轉的傷害,可是想要去採取措施進行干預,其實還來得及。

當務之急,我們應該避免對地下水資源的繼續開發,轉而通過“水資源的再利用”和“水資源的補給”方式來減緩對自然的傷害。

同時,我們還可以使用建設防洪牆的方式來阻擋洪水對人類的各種傷害。

不過無論如何,我們都應該提前做好地面下沉的應急準備,避免事發之後張皇失措,以至於真的到了人類無地可居的地步。

參考資料:

《研究稱中國近一半大城市正在下沉!如何挽救我們的家園?》——羊城晚報·羊城派,2024年4月22日發佈;